当前位置: 主页 > 区县快讯 > 正文

看,印江“一线”工作法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

时间:2019-06-20
近年来,印江自治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中心,聚焦主责主业,以脱贫攻坚一线为统领,坚持“精锐在一线聚集、作风在一线转变、工作在一线检验、干部在一线选用”的“一线”工作法,切实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锤炼干部的“大熔炉”、检验干部的“大考场”、选拔干部的“赛马场”,凝聚攻坚合力,激励担当作为,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、实现整县“摘帽”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。

搭建平台舞台,精锐在一线聚集

“建”好体系。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、乡镇(街道)设作战部、村设攻坚队、组设尖刀班,形成“县、乡、村、组”四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,同时,围绕攻坚核心指标,整合资源力量集中办公,组建人饮安全、易地扶贫搬迁等15个工作组,明确工作职责,实行分领域、分区域指导督导,全县形成了“一切围绕扶贫干、一切围绕扶贫转、一切围绕扶贫算”的工作格局。

“选”好干部。坚持因地制宜、依事派人、尽锐出战的原则,明确91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保一个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,选派17名副科级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、28名副科级干部担任28个深度贫困村支部书记、365名副科级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攻坚队长。双向选择,因村选派1553名驻村干部(第一书记)深沉365个行政村,让脱贫攻坚一线成为锤炼干部的“大熔炉”,让优秀年轻干部在一线锻造。

“造”好氛围。实行指挥长包片、攻坚队长包村、尖刀班长包组、结对帮扶干部包户的“四包工作责任制”,将县乡两级6802名结对帮扶干部编入3103个脱贫攻坚“尖刀班”,让人人心中有扶贫使命、肩上有攻坚责任,营造出全县干部齐参与、齐上阵,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,实现了干部人人得锻炼、人人有舞台。

强化监督监管,作风在一线转变

同台竞技“管”。2017年以来,全面推行驻村干部“四个划转”,将县直部门选派的驻村干部组织关系、工资发放、日常管理、绩效考核全部划转到乡镇,成立驻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,赋予乡镇作战部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权限,实现下派干部与乡镇干部统一管理、同台竞技、同心用力,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工作可比、业绩可量、择优有据。2017年以来,先后对2017年和2018年共2129名干部进行了“四个划转”。

动态研判“调”。常态化开展“两委一队三个人”分析研判,加大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,压实攻坚战责任,倒逼形成人人争先的氛围。先后对20名村两委干部,8名第一书记或攻坚队长进行了调整。常态化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表现,开展领导班子运转情况调研,2018年来先后对刀坝、沙子坡、紫薇等14个乡镇(街道),扶贫、住建、水务、交通等脱贫攻坚重要职能部门班子结构进行了优化,调整任免干部87人次,对31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了调整,其中免职10名,调整工作岗位5名,改任非领导职务16名。

专项整治“问”。将脱贫攻坚纳入全县专项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范畴,制定出台了《干部执行力问责实施细则》,对脱贫攻坚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,诫勉谈话12人,批评教育3人,通报批评14人,提醒谈话56人。制定出台《干部召回管理办法》,对工作不力干部进行召回管理,先后举办干部召回管理培训班2期,对50名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“回炉”锻造再上岗。强化改非干部管理,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,将职级晋升与考核挂钩,于2018年4月制定出台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十种考核不合格情形》,对到岗到位差、工作表现不力、参加党组织生活不正常、党费缴纳不及时等情形的干部,不予晋升职级。全县先后有2名干部因工作表现不力暂缓晋升职级,推动改非干部积极发挥作用。目前,全县有73名改非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工作,其中52名为驻村工作队员(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或第一书记24名),31名改非干部在交通建设、棚户区改造、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,48名改非干部纳入巡察、干部考察考核人员库并参与相关工作。

突出关心关怀,工作在一线奋进

能力上有提升。坚持一线干部培训教育优先,认真执行干部能力提升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突出一线干部在专业知识、专业能力、专业作风、专业精神的培养,持续深入提升干部专业素质能力。2018年以来,围绕政治理论、脱贫攻坚、生态环保等开展了15批次26期专题系列培训,受训人数2.1万余人。精心挑选313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参加各级各类调训班,选派163名一线干部到对口帮扶城市、上级部门挂职或跟学锻炼。扎实开展“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计划”,组建了120人的“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”和84人的“三农专家服务团”,巡回开展实用技能培训,一线干部既得到政策理论提升、又实现业务能力进步。

待遇上有保障。经费补助向一线倾斜,落实驻村干部每月200元乡镇工作补贴,每人每天55元的食宿补助和交通补助。年度考核评优向一线倾斜,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年度考核“优秀”名额比例提高到30%,2018年度有667名驻村干部、乡镇干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。表彰奖励向一线倾斜,2017年表彰120名优秀共产党党员、村第一书记等全部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,2018年被全省表彰的11名个人和5个基层党组织,全部来自攻坚一线。

心理上有关怀。强化一线攻坚硬件保障,投入992.64万元开展村级“五小”工程建设。注重健康关怀,分层分级建立攻坚一线干部《干部健康档案》,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健康体检,投入278.69万元为攻坚一线干部购买50万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,对8名身体状况较差的乡镇干部调整到县直部门任职。统一配送“越冬四件套”“脱贫之光手电筒”及常用医药用品等,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有归属感、荣誉感,奋力担当作为。

坚持有为有位,干部在一线选用

“实干”重用。坚持重实干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,围绕脱贫攻坚所需,把选人视野放在攻坚主战场,大力选拔任用敢于负责、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、实绩突出的攻坚干部。2017年7月以来,先后有80名乡镇干部、46名驻村干部、39名攻坚队长或第一书记、168名结对帮扶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,其中提拔任正科级领导职务35名(担任乡镇党政正职6名),从事业单位调任到党政机关任职30名,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使用率82.9%。

“创新”选用。拿出部分乡镇领导空缺职位,专题面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开展竞争性选拔,改进选拔方式,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推优把关作用,增设实绩评估环节,8名综合素质好、工作实绩突出的一线干部选拔到乡科级领导岗位。同时,提高定向招录村干部比例,加大对村干部的激励,先后有4名村干部录用为公务员,19名村干部聘用到事业岗位。

“就地”任用。充分考虑脱贫攻坚工作延续性和稳定性,坚持攻坚干部选拔任用“就地”原则,尽可能避免横向拉动,确保攻坚力量不弱化、扶贫任务不断档、脱贫干劲不减退。2017年7月以来,从乡镇干部、驻村干部、攻坚队长和第一书记中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中,77名安排到本乡镇或驻村所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,占总数87%。从村干部中录用的23名国家工作人员,均安排在原村开展工作,待脱贫攻坚结束后回所录用岗位。

在全县各级党组织、干部的共同奋战下,该县累计出列贫困村184个,减少贫困群众22791户93410人。截至目前,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3086户7749人,贫困发生率1.92%。如今的印江,通过各方合力攻坚,农业、农村、农民工作展现了新的局面,产业发展在探索中进行,人居环境在整治中改善,乡土文化在挖据中掀起,基层队伍在攻坚中净化,为乡村振兴战略铺下了开迈的“前脚石”,提供了振兴的前站思考、方法和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