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铜仁新闻 > 正文

铜仁市:村社合一 强村富民

时间:2019-09-22
  近年来,铜仁市探索推行村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互融共建的“村社合一”党建模式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,走出了一条“农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入、集体增实力、村级组织增活力”的强村富民特色发展之路。截止今年6月,全市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365家,2903个村(社区)均注册有一个或多个专业合作社,注册资金达322.15亿元,帮助32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。

  发挥支部引领作用,实现村社合一。一是组织共建。鼓励引导村干部、党员领办创办或带头加入农民合作社,支持党员骨干担任合作社理事长、理事。建立村“两委”、合作社双向人才交流机制,支持村干部担任合作社负责人或管理员,鼓励村“两委”将合作社优秀党员干部安排到村任职,实现人才共享共育、干部交叉任职。在村级合作社建立党支部的基础上,按照产业类型,在种植、养殖相关产业链上划分党小组,并结合各村区域面积、人口数量、党员人数等实际,科学划分党小组,推动党组织触角向基层延伸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1101名村干部、94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创办专业合作社。二是目标共制。坚持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导向和绿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、市场化原则,紧扣产业革命“八要素”,按照“宜农则农、宜林则林”的方式,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明确村“两委”负责制定阶段目标、合作社负责落实,合作社与村支“两委”签订战略协议,共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,并将合作社发展情况纳入村“两委”考核目标。同时,按照党的基层组织、村民自治组织、专业合作社有关章程各负其责、按章理事,“既种好自留地、管好责任田,又唱好群英会、打好合力牌”。三是利益共享。充分发挥合作社与农户的粘性作用,将村集体及农户自愿入股的资产资源、财政扶贫资金、产业扶贫项目资金、财政奖补资金等各类资金进行合理的折股量化,将扶贫项目资金以股份形式量化给贫困村村集体和贫困户,大力推广“八型”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(资源开发型、盘活存量型、异地发展型、产业带动型、股份合作型、服务创收型、市场经营型、旅游引领型),各区县每年整合2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,并实行“6.5%的固定分红+经营收益分红”模式,确保集体组织成员和贫困户长期分享资产收益。截止目前,全市90.3%的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超过5万元,其中:“双超村”(村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,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)有26个。

  实行农户集体合股,实现抱团发展。一是培育经营主体。围绕设立登记、建章立制、利益联结、统一服务、民主管理等,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,开展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供应,统一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,统一品牌、包装销售等服务。支持区域性同类或相关联的合作社实施兼并与重组,实现资源合理配置,加大SC、“三品一标”等认证力度,积极创建名、特、优品牌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截至目前,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注册商标的有456家、获得驰名商标2家、著名商标7家、有机食品认证41家、无公害食品认证67家、有专利证书9家。二是提升经营能力。加大“三社融合”促“三变”改革推进力度,全面清理无经营活动的“空壳社”、“僵尸社”,严格执行章程、制度和合作社管理办法,坚持党务、政务公开,主动接受村委会、合作社监事会等各方面的监督,实行村民和社员共同自治。鼓励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,借助和发挥龙头企业技术、设备和经营渠道等优势,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。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基础牢、经营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、质量安全优、品牌效益高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清理“僵尸社”“空壳社”419个。三是搭建产销平台。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,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供应信息平台,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、分析判断和预测预警,促进适销畅销。持续加大了农超、农校、农企、农医对接力度,推进“农特产品六进”行动(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医院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超市),发展订单农业,助推了铜货出山。目前,全市各类学校与贫困地区生产基地签约328个,采购常用农产品5.53万吨,采购资金1.49亿元,带动贫困农户7237户2.48万人。华联玛客、喜多多等连锁超市与合作社、农头企业形成“农超对接”关系。

  强化合力支持保障,实现强村富民。一是强化政策支持。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申报实施主体参与扶贫、农产品基地、农业综合开发、“一事一议”、农业产业化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建设,对从事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合作社予以重点倾斜。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、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和注册商标、地理标志,享受有关优惠和奖励政策。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发展,新增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向合作社倾斜,积极组织引导合作社开展目标价格保险、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试点。二是强化资金支持。从2017年起,市级统筹安排600万元设立“铜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”,且每年按10%的比例递增,区(县)每年安排300-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。农村信用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信用评定范围,建立信用档案。鼓励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授信与合作社成员单体授信结合,采取“宜户则户、宜社则社”的办法,建立农业贷款绿色通道。三是强化人才支持。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、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,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的保留原身份、工作待遇,允许按其贡献大小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合法报酬。持续开展“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”,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加强乡村能工巧匠、种田能手、农技服务人员和教育卫生、旅游文化等人才的培养,大力培育各类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培育农村实用人才97030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