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区县快讯 > 正文

调整产业结构 开辟增收渠道 官和乡依托坝区大力发展中药材

时间:2020-04-27
走进江口县官和乡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,技术指导员在重复讲解种植细节和栽培要点;务工群众有的翻土,有的栽苗,有的拉绳……好一片忙碌景象,这是官和乡紧扣产业发展“八要素”,围绕县委、县政府“3+2”产业发展布局,面向市场、因地制宜加快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,开辟群众致富新路子的缩影。

“这段时间是中药材栽植的关键时刻,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栽,不然今年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。”官和乡官和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田军民叮嘱村民们。犁田松土、放苗挖坑、栽植浇水、施肥覆土,现场一片繁忙。

田军民说,今年姜黄、钩藤、黄精等药材的行情不会差。

“我们这里的地薄,以前一亩地收入七八百块钱,遇到天旱还得赔。很多百姓干脆撂荒,年轻的出去打工,在家的没啥收入,村集体经济空虚穷。”新田村的“80后”村委会主任陈建军,一直想让这个穷村翻身。今年,新田村调整产业结构,流转土地220亩,在新田大坝种植姜黄190亩、贝母30亩。

近年来,官和乡的生态优势、资源优势深受投资者青睐。引进浙江中药材种植企业扎根官和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,带动官和乡中药材产业发展,姜黄、黄精、钩藤、仿野生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种植,实现“树上长金条,地里生元宝”的立体产业模式,绿了荒山,富了群众。

村民雷洪涛2017年种植中药材缬草25亩,把邻居家几乎撂荒的地都种了。秋收一算账,净收入20多万元,比原先的传统种植增收10倍。尝到种植缬草的甜头之后,第二年准备扩大规模,没想到弄不到地了,其他村民一看种草药真能赚钱,把地纷纷收回去自己种了。“其他村在外面做生意、打工的也都准备回来承包土地种药材。”雷洪涛算过账,每亩收入8000元没问题。

官和乡是全县最边远的乡镇之一,有3个深度贫困村,境内山势绵延纵横、峰峦起伏跌宕,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该乡道路交通异常艰难的困境。长期以来,交通的闭塞成为了制约官和乡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,乡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,村里大量土地闲置,传统农业很难解决山区群众致富问题。为了帮助当地群众脱贫,乡党委、政府广泛调研和论证,充分发挥生态优势、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农业,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种植中药材,通过发展产业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。

“近年来,大多数中药材价格稳中有涨,发展中药材产业市场前景好,尤其是官和乡主推的中药材品种黄精、姜黄、钩藤价格一直坚挺。从种植中药材中尝到甜头的药农们,今年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也比去年高了很多,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中药材种植队伍中来。”官和乡党委书记刘小清说。

从开荒、除草、平地,到种植、施肥、治虫,村民都可以在中药材产业基地挣到务工费。

“几乎每个月都有活路可以做,平时每天需要30个村民务工,忙的时候需要80多个工人,周边4个村(社区)的村民都来了。”官和村一村干部介绍说,调整种植产业结构,使中药材种植形成产业化,让村民在家门口挣到了钱。

近年来,官和乡围绕整县脱贫摘帽对接乡村振兴战略,突出支部引领,按照“支部+合作社+大户+农户”的模式,在全乡建成千亩钩藤示范基地、千亩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、500亩姜黄示范基地。今年又流转土地1000多亩,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,种植黄精,通过壮大产业发展,带动群众脱贫,为实现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。(杨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