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贵州新闻 > 正文

这个村8年出了360名大学生

时间:2021-08-25
8月23日,55名准大学生聚集仁怀市大坝镇新田村委会,监委主任杨万江向每人发放了2000元爱心助学金,这是新田村委连续8年为该村的准大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。8年来,一个村庄有360名学生考上大学,在仁怀市甚至遵义市都是独一无二,新田村为何“盛产”大学生?   今年有55个孩子考上大学   8月23日早上10时,仁怀市大坝镇新田村,一场以“感恩党·报桑梓”为主题的金秋助学活动在村委会会议室举行。   “今年,我们村又有55个孩子考上大学。”新田村委会监委会主任杨万江兴奋地宣布了这个好消息。前来参会的家长、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、大坝镇政府负责人、村委会工作人员代表以及准大学生们,热烈鼓掌。随后,杨万江向55名准大学生每人发放了2000元的爱心助学金。   记者从准大学生花名册中看到,孩子们很优秀,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云南大学、贵州大学、深圳大学……   “好多哥哥姐姐都考上大学,走出大山,我一直以他们为榜样,通过努力学习考大学。”即将步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城说。   考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李素,拿着爱心助学金兴奋地说:“我父母都是农村人,妹妹在读高中,这笔资助金减轻了家里的负担。进入大学,我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,一定刻苦学习。”   “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,学业有成后,回报家乡父老、回报社会,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。”新田村支书赵在武殷切说道。   8年走出360名大学生   坐落于群山环绕中的新田村,距离仁怀市区40多公里,属高山峡谷地势,当地以种植高粱和养殖产业为主,曾属省级一类贫困村,辖14个村民组1665户、8234人,人均耕地不足一亩。   “新田村的孩子,从小就有比学赶超、勤奋学习、走出大山的思想。”46岁的杨永刚,现在仁怀市农业农村局上班,他就是考取中专走出新田村的学子之一。他说,自懂事起,父母常聊起村里文化人勤奋好学的故事,“我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,通过翻阅各家族史、走访老人了解到,从明末清初起,在外求学归来的文化人在新田村办私塾,培养本村学子,不少人考上举人、秀才,并在外任职。” 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新田村大多数村民家庭贫困,上学需翻山越岭,小学就读本村村级小学,路程相对近一些,考上中学要去大坝街上就读,约30里路程,步行大概3个小时。“那时候家里虽然穷,但每个人都好学,有时学习到深夜才入睡。”杨永刚感叹道。  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,哪家孩子考上大学、中专、中师,村民们都会自发购买火炮燃放,以表祝贺,同时,为更多学生树起榜样。改革开放以后,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,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每年有许多学子考上学校走出大山。   2014年,新田村仍然较为贫困,12名学生考上大学。当时,在仁怀市、遵义市、甚至是贵州省,均是难得,多家媒体相继报道,引起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关注,纷纷捐资助学,帮助学子完成学业。   2015年考上大学生40人,2016年考上大学生38人,2017年考上大学生44人,2018年考上大学生65人,2019年考上大学生49人,2020年考上大学生57人。从2014年至今,共有360名学子考上大学,连续八年在仁怀市174个行政村(居)中名列前茅,新田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大学生村”。   目前,该村在读研究生、已毕业学生有10多名,其中,还有人正在考博。  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  爱心助学现场,记者见到了46岁的杨国华,今年,他家双胞胎均考上大学。   杨国华独自供养孩子上学和赡养父母,“三个孩子很小时,就与妻子离婚,我既当爹又当妈地把他们拉扯大,为了让他们上好学,我在村里打零工。”   记者帮他算了一笔账:其中两个孩子高中三年,每年的学费、生活费、其他开支,需4万元左右,三年的花费是12万元。同时,他还要维持家庭各种支出,压力很大。   “今年,一个孩子考上东北石油大学,一个孩子考上武昌工学院,一开学他们的学费、生活费要4万元。”杨国华叹息说,实在没办法,他办理了助学贷款,向亲友借了一些,加上村委会发的爱心助学金,才筹齐这笔学费。   据估算,杨国华供两个孩子读完大学,费用约30万元。“只要他们学业有成,哪怕自己吃糠咽菜、砸锅卖铁,也要供他们上大学。”   记者了解到,村民李安先、蔡婵、田致霞、谢志群,她们的丈夫均去世,每家有2个或3个孩子,有的在读研究生,有的在读大学,有的在读高中,她们独自挣钱供养孩子上学,撑起了一个家。   当前在新田村,几兄妹在上大学或高中的家庭不在少数。   再穷不能穷教育   如果老师没打实基础教育,学生产生厌学、弃学念头,一切都是枉然。   沿河小学是大坝镇最偏远的乡村小学,离街镇15公里,以前交通不便时,徒步需3个多小时。目前,该校有学生103名,近50岁的陈华云是校长。   “8年前,我去支教沿河小学,当时看到破落的教学环境,我心里有些后悔。”几番犹豫后,陈华云暗暗地下定决心,学生成绩好坏不在环境,在于老师的敬业之心。   为了让留守学生们打好各科基础,每天放学后,把他们留在学校,由老师们辅导知识点,做完家庭作业,才送他们回家。同时,还要求老师每学期对每名学生进行两次家访,让家长配合,做好每名学生的基础教育。   陈华云兴奋地说,曾就读于沿河小学的王艺佳,今年以仁怀市公办学校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贵阳一中。   学生的学习状况,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培养,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。8月23日举行的金秋助学活动上,大坝镇蔡思军镇长介绍,新田村教育现象颇受关注,自2015年以来,每年考上的大学生在40人以上,在全市各村中属前列。去年,网上广为传颂的停车场备战考研的励志小伙程毫庆就是新田村人,在贵州省青少年运动会中荣获摔跤锦标赛男子44公斤级冠军的杨涛也是新田村人。   大坝镇党委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发展,近几年来,该镇投入3000多万建成投用了4间幼儿园,对大坝小学、大坝中学实施了提升改造。今年,大坝中学285名学生参加中考,高中上线150人,该镇本科上线人数达234人。   2018年以来,该镇落实贫困学生资助755万元,募集社会助学资金100余万元,资助学生500余人。   爱心资助新田村学子   8月23日当天,26家爱心企业、11名爱心人士参加了金秋助学活动,均献出自己的一份爱,共计收到爱心捐款28.8万元。   “这些爱心企业和人士中,许多是‘老客户’,每年都来爱心资助新田村。”杨万江感激地说。   社会爱心人士杨丛书听说新田村的故事后,慷慨解囊,4年来连续捐助,共捐赠12万元。贵州黔醉酒业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李明波,老家在新田村,自该村启动金秋助学活动以来,连续6年每年捐助2万元。   仁宴酒店的老板杨第麟也是新田村人,今年他不仅捐助2万元,还带来5家企业捐赠。从本村走出去的程光绪、韩启敏、陈旭等,每年都捐资金秋助学,还在六一节、教师节购买学习教育用品,看望慰问老师与学生。   仁怀市文体旅游局驻新田村第一书记余兴明,在挂帮中,他一直把教育视为新田村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。当天,该局除了单位捐助,还积极联系了5家企业捐助。“我们将建立人才库,掌握好毕业生就业情况。联络好走出去的人才资源,发展起来的产业,进行对口推荐,帮助他们就业。”余兴明说,还要充分利用仁怀酒类企业众多的资源,进行白酒生产技术、营销方面的培训,培养更多的酒类人才。   “这些企业、社会人士资助的助学金,全部用于新田村学子,除了给每名准大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外,部分困难家庭可以写申请书,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,划拨一定数量的爱心助学金,或寻找爱心人士、企业一对一帮扶,确保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完成学业。”杨万江说。